楚天都市报4月14日讯(记者揭明玥 通讯员郝日虹 程佳维)3年前,365直播“赋予”55岁的正高级实验师黄勃一个“新角色”——该学院1501班的班主任。几乎没怎么考虑,黄勃就应承下来。“大概是性格使然吧,对于学院交代给我的工作,我基本上没有拒绝过。”黄勃说。
三年间,黄勃带领着这个班级几乎拿遍了诸如校红旗团支部、校最佳师范生集体、院班级风采展一等奖等所有的集体奖项,不少同学也因突出的个人表现屡获各种奖励,同学们对黄勃的称呼,从最初的“黄老师”变成了如今“黄爷爷”。

谈起班主任黄勃,教育信息技术学院1501班的34位同学,每个人都有话说。孟秋阳和李梦霞就曾有过深刻感受。时至今日,2016年夏天武汉的那场暴雨,依然让她俩记忆犹新。
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她们两人相约一起回家。到了火车站才被告知火车因为大雨停运。恰好此时收到了黄老师的消息,问她们是否到了火车站。“我们告诉黄老师说火车因为暴雨停运了,要在车站等着。没想到过了一会儿,黄老师因为担心我们的安全,居然开车来接我俩了。”两人回忆说:“黄老师把我们接回学校,才又去忙自己的事情。”
今年寒假的那场大雪,挡住了不少同学回家的路。来自新疆喀什的维吾尔族姑娘姑再努尔和来自新疆伊犁的汉族姑娘杨惠敏,因路途远、车次少,直到放假当天也没能抢到回家的火车票,而飞机票又实在太贵。
“黄爷爷”把她俩叫到办公室,拿着手机直接就问:“现在26号、27号、28号还有飞乌鲁木齐的机票,你们想要哪一天的?”得到两人的答复后,自掏腰包买了两张机票送给她们。两位同学觉得非常不好意思。“黄爷爷”又问:“到了乌鲁木齐后坐什么交通工具回家?”得知从乌市到喀什、伊犁也可以坐飞机,他又不由分说买了第二段旅程的机票。这件事情直到开学一个月后学院才知情。

黄勃记得班上所有同学的生日。每当有人过生日,他都会一大早就在班级群里发祝福;逢年过节,他一准儿会在班级群里发个大红包;班上少数民族学生较多,黄勃不仅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还多次提醒班委们在组织活动时要注意食物的选择。
天气乍暖还寒,他会提醒同学们多穿点衣服。每逢假期,他会询问大家是否买到了回家的票,并叮嘱他们到家后一定要给他报声平安。大家的四级有没有通过、期末考试有没有人挂科……他都心中有数,并适时给予支持和鼓励。黄勃还鼓励同学们相互团结,发现班级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会主动出面调解,有时会被大家戏称为“金牌调解人”。
黄勃不仅在学校里尽其所能地照顾着每一位同学,他的关心也“延伸”到了校外。当班主任的三年里,每逢寒暑假,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家访。从湖北到山东再到福建,用学生左宛玉的话来说,黄老师的家访绝不是“走过场”,而是会仔细了解同学们的家庭情况,还会就各种教育问题耐心地跟家长探讨交流。
带1501班这样一个师范班,黄勃还有一点“小心思”。班上大部分同学将来都是要去当老师的。黄勃希望他能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让这些孩子了解到,身为一名老师应该如何关心学生:真诚地关爱学生是对一名老师的基本要求;老师的品行对于学生品行的塑造不可小觑。
记得每名学生生日,为学生掏机票钱,班主任被称“黄爷爷”---楚天都市报
http://www.ctdsb.net/html/2018/0414/hubei148332.html